##### 斯多葛主義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哲學 - 在我之外的,是無法完全掌握的 - 要活得始終如一,靠外物是辦不到的 - 將注意力從外轉向內,就能減少對外物的依賴 # 想法 - 美德是內心的選擇所達到平靜,既然是選擇、只發生在心裡,那麼就能大大的減少對外界的依賴。向內求,比向外求更有把握。 - 智者除了生存所需之外、內心再無所求;而愚蠢的人卻把生活必須品塞進內心,當作一切的指引! - 進步,就是將注意力從外轉向內。 - 斯多葛哲學的控制二分法還有另一種說法:我能負責的、我不能負責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我的責任,有些事則不是。有些是我應該承擔的,有些則不。比方說,壞事的發生,不能完全歸於我的原因,我就不該承擔 ( 這像是逃避責任但不是 );而有些事我們能夠負責,就應該面對與扛起。壞事的發生不由我、我不負責,但是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是我能負責的、我應該面對。 - "There is only one road to happiness – let this rule be at hand morning, noon, and night: stay detached from things that are not up to you." (通往幸福的道路只有一條——讓這條規則日夜在手:對那些不由你決定的事物保持超然。)愛比克泰德 - 斯多葛哲學的力量,就是在外物不可得的困境中,找到內在持續下去的信念。 # 摘錄 [[《Roman Stoicism》]] >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芝諾(Zeno)在聽到自己的船沉了、失去一切後,反而說「命運命令我更自由地去鑽研哲學了」 - 心靈的傾向(_inclinatio_)、目標(_intentio_)和意願(βούλησις, _voluntas_)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透過身體器官完成的**行為則無足輕重**。 - 善的本質是一種**特定的意志**(a certain kind of will,προαίρεσις);惡的本質也是一種特定的意志。因此,外在事物(_externals_)僅僅是**意志的材料**。 - 穩定的心靈狀態被希臘人稱為 εὐθυμία,塞內卡(Seneca)將其翻譯為 _tranquillitas_(寧靜)。 - 芝諾(Zeno)將生命的終極目標定義為「**活得始終如一**」(to live consistently)。克雷安塞(Cleanthes)的繼任者們則將幸福定義為「**生命的順暢流動**」(εὔροια βίου, _tranquil flow of life_)。這種平靜是通過與普遍理性(_Universal Reason_)和自然保持和諧一致來實現的。 - 將個人將注意力從**外在事物**(_externals_)轉向自己的**意志**(προαίρεσις),通過勞動來鍛鍊和完善它,這才是「進步」(progress)的本質。 # 發表歷程 #文章草稿 | 平台 | 網址 | | -------- | ----------------------------------------------------------------------------------------------------- | | Facebook | | | Blogspot | | | 方格子 | | | Medium | | |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a_g_chen/post/DO2Rn4rkjrN?xmt=AQF05s-ibupaHC_-_Es3GwTgBvHKi6sjSfpLXw9o3_riEw | | Youtube | | | Spotif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