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力的死亡 當我們滿足於一個答案時,思考力就死亡了;永遠求知若渴,去值疑、去超越、再值疑、再超越。 # 摘要 - 黑格爾所說的「滿足於此類反思的盛宴」是指滿足於一種「清醒的思考」(sober thought)所帶來的滿足感,但這種滿足感被認為是膚淺或不真實的。 - 無論是身體生活還是智力生活,都不會僅僅滿足於禁慾。真正的智力生活會「因飢餓和乾渴而奔向真理、奔向知識本身」,它會努力滿足這種渴望,而不會「滿足於此類反思的盛宴」。 - 「滿足於此類反思的盛宴」的意思是滿足於一種看似清醒、自我滿足但實則缺乏活力、停止探索的思考狀態,這種狀態被視為「死的理解力」,無法引導精神去追求真正的真理和知識。它暗示著一種錯誤的或不充分的滿足,阻礙了真正的思想進步和深刻洞察。 ## 思考 這個推論基本上是對於「本質論」的反駁?他的意思是說,就像我們斷食一樣,飢餓感會越來越強烈。但思考上的禁慾與斷食,就是覺得自己找到了「真理」而停止思考,這種滿足感和本能上的思考上的停止是矛盾的。但這有個問題,思考真的和食慾一樣,有同樣的飢渴路線嗎?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黑格爾的這種概念上的類比是有問題的。大腦天生的傾向是懶惰的、節能的、不愛思考的。事實上黑格爾的前提就是錯的? Gemini 說黑格爾談的是一種「理想狀態」,他認為的精神上應該是求知若渴、不滿足於一個地方,不斷的利用「正、反、合」的辯證法,用這種工具對結論不斷的值疑,這種翻來覆去的思考,才是一個哲學家應有的精神。 - 健康的思考,應該是一種不停留、不滿足的狀態;也許我要的不是一個答案,而是享受聯想發散的過程,以及觸及到各種可能性的興奮。 - 基於上面的理由,我不應該滿足個人的批評、八卦,而是思考他的想法。 - 對任何事件,問自己:能學到什麼、有什麼可感謝的、如何從中欣賞美? - 停留,而不是趕往何處;沒有一件事情是不值得停下來,問上面的三個問題 - 寫作是思考的痕跡,重點是我不需要向誰展示這點 - 正反合是好用的工具,它讓一個想法有不同的思考方向 # so what? 讓理解力不斷的活躍,就是要不滿足於答案。 # 發表歷程 #文章草稿 | 平台 | 網址 | | -------- | -------------------------------------------- |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PPdy9QxsB/ | | Blogspot | | | 方格子 | | | Medium | | | Threads | | | Youtube | | | Spotif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