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Think Like an Anthropologist》by Matthew Engelke # 心得 ![[WeAllWearCulturalGlasses#換上不同的文化眼鏡,能更認識自己]] # 延伸閱讀 ## 書中附錄的推薦書 本書在正文之後的第 311 頁附有「延伸閱讀」(Further Reading)部分,其中作者向非專業讀者推薦了十本易於取得的書籍清單。 作者指出,這份清單中列出的書籍作者皆為文筆極佳的作家。其中一半是宏觀、綜合性且通常帶有論戰性的著作;另一半是專注於具有廣泛社會和政治重要性議題的民族誌。 以下是作者推薦閱讀的書籍列表: 1. Ruth Benedict(露絲.潘乃德),《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34) - 重點概述: 作者稱此書為其一直以來的最愛之一。書中的前兩章尤其被認為是對文化在人類構成中重要性的最佳、最熱情且最清晰的論證。 2. Adam Kuper(亞當.庫珀),《文化:人類學家的解讀》(Culture: The Anthropologist’s Accou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 重點概述: 庫珀是文化概念的主要懷疑論者(skeptic-in-chief),他對這個詞在廣泛公共領域的使用和濫用,以及其概念上的缺陷無法克服感到擔憂。 3. Daniel Miller(丹尼爾.米勒),《東西》(Stuff)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9) - 重點概述: 這本書探討的是物質文化。Miller 對人類製造的各種物品感興趣,包括丹寧牛仔褲、房屋、手機、汽車和紗麗等,並對這些「東西」提供了一系列濃縮且易於理解的反思。 4. David Graeber(大衛.格雷伯),《債:頭五千年》(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 (New York: Melville House, 2011) - 重點概述: 這本書利用人類學記錄,挑戰了我們對債務及其道德負荷、金錢的發明以及國家在現代社會中角色的基本假設。閱讀本書可以對 2008 年全球信貸危機和隨後採取的「緊縮」政策產生非常獨特的理解。 5. Lila Abu-Lughod(拉拉.阿布-盧格德),《穆斯林婦女需要被拯救嗎?》(Do Muslim Women Need Sav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 重點概述: 本書旨在闡明文化相對主義在處理當代棘手的社會和政治問題時,是一種有價值的進路。它也清晰地闡述了「拯救」穆斯林婦女這個問題本身,與殖民時代「文明化」世界的計畫之間的關係。 6. Jason De León(傑森.德萊昂),《開闊墳墓之地:活著與死在移民路》(The Land of Open Graves: Living and Dying on the Migrant Trai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5) - 作者建議將此書與魯本.安德松的《非法性有限公司》一同閱讀。 - 重點概述: De León 的書關注的是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這本書揭示了移民的人性面,並以深刻且私密的視角講述個體的故事,幫助我們理解人們冒此嚴重風險背後的邏輯與動機。 - 學科結合: 您還可以從 De León 的書中了解文化人類學如何與考古學和生物人類學結合,因為他的一些重要資料來自於這些子領域。 7. Ruben Andersson(魯本.安德松),《非法性有限公司:歐洲邊界上的秘密移民與邊界業務》(Illegality, Inc.: Clandestine Migration and the Business of Bordering Europ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 - 作者建議將此書與傑森.德萊昂的《開闊墳墓之地》一同閱讀。 - 重點概述: Andersson 的書探討的是非洲人穿越地中海進入西班牙的移民問題。這兩本書都展示了移民的人性面,以深入且親密的視角講述個體故事,幫助我們了解他們冒險的邏輯和動機。 8. Ilana Gershon(伊拉娜.格申),《在新經濟中失業:人們今日如何找到(或找不到)工作》(Down and Out in the New Economy: How People Find (or Don’t Find) Work Toda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7) - 重點概述: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二十一世紀,個人身份的概念如何變化,因為求職者越來越依賴新媒體技術,並將自己「品牌化」為會走路說話的迷你企業,而不是僅僅作為個人。 9. Kim Tallbear(金.塔爾貝爾),《美洲原住民 DNA:部落歸屬與基因科學的虛假承諾》(Native American DNA: Tribal Belonging and the False Promise of Genetic Sc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3) - 重點概述: Tallbear 的書接續了本書中強調的兩個主題:血液的力量和基因在種族與文化身份政治中的作用。本書討論了許多美洲原住民群體如何開始思考(並在某些方面被迫思考)DNA和基因學的問題。 10. Alpa Shah(阿爾帕.沙阿),《在國家陰影中:印度賈坎德邦的土著政治、環境主義與叛亂》(In the Shadows of the State: Indigenous Politics, Environmentalism, and Insurgency in Jharkhand, India)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 重點概述: 過去幾十年來,印度一直大力推動群體權利(group rights),其崇高目的是為了讓邊緣化的原住民群體擺脫貧困和社會排斥。然而,Shah 在賈坎德邦(Jharkhand)的文獻記錄顯示,這些努力往往使情況變得更糟,因為它們建立了一種理想化的模式,要求人們必須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 閱讀建議: 如果您對發展和人權議題感興趣,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 書中提及的、值得讀的 ### 必讀經典(奠基與理論核心) 1. **Clifford Geertz, _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_**:這本書被譽為解釋性人類學的聖經。格爾茨提出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概念,徹底改變了人類學家理解和書寫文化的方式。它強調文化不僅僅是表面行為,而是由意義交織成的網絡,人類學家的任務是去解讀這些意義。這是當代人類學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影響力超越了學術圈。 2. **Bronislaw Malinowski, _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_**:馬林諾夫斯基是現代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的奠基人。這本書不僅是他對美拉尼西亞群島庫拉(Kula)交換系統的詳細民族誌,更重要的是,它確立了人類學家必須長期深入田野,使用當地語言,並從當地人的視角去理解文化的標準。沒有這本書,當代人類學的實踐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3. **Marcel Mauss, _The Gift_**:莫斯在這本薄薄的書中探討了不同社會中禮物交換的本質,揭示了禮物交換並非單純的經濟行為,而是包含了社會義務、權力和道德的複雜系統。他的「禮物」概念影響了後世對經濟、社會關係、甚至政治的理解,是研究交換理論的必讀之作。 4. **Claude Lévi-Strauss, _Structural Anthropology_**:李維-史特勞斯是結構主義人類學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類思維背後存在著普遍的二元對立結構,並試圖透過神話、親屬關係等表面現象去探尋這些深層結構。這本書匯集了他的重要論文,是理解結構主義思想,以及其如何影響語言學、神話學和親屬關係研究的關鍵。 5. **David M. Schneider, _American Kinship: A Cultural Account_**:施奈德的這本書標誌著親屬關係研究的一個重大轉向。他挑戰了傳統人類學將親屬關係視為「血緣」和「法律」關係的普遍預設,指出美國人的親屬概念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建構。這本書開啟了「新親屬關係研究」(new kinship studies),對文化和意義的探討產生了深遠影響。 6. **Pierre Bourdieu, _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_**:布迪厄發展了「慣習」(habitus)和「場域」(field)等核心概念,試圖彌合主觀能動性和社會結構之間的鴻溝。他的理論將社會實踐、權力關係和文化再生產聯繫起來,為人類學提供了強大的分析工具。 ### 值得深入閱讀的重要著作 1. **E. E. Evans-Pritchard, _Witchcraft, Oracles and Magic among the Azande_**:這是一本經典的民族誌,探討了非洲阿贊德人如何透過巫術信仰來理解和應對社會中的不幸事件。艾文斯-普里查德並非將巫術視為「非理性」的迷信,而是揭示了它在阿贊德人思維和社會結構中的邏輯和功能。 2. **Marilyn Strathern, _The Gender of the Gift_**:斯特拉瑟恩是當代最重要的人類學家之一。在這本書中,她重新審視了莫斯的「禮物」概念,並將性別、親屬關係與交換系統結合起來,對美拉尼西亞社會進行了開創性的分析。她的思想挑戰了西方對個體、關係和社會的預設,對女性主義人類學和親屬關係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 3. **James Scott, _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_**:斯科特是一位政治學家,但他的作品對人類學影響深遠。這本書通過詳細的田野調查,揭示了弱勢群體如何透過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行為(如假裝順從、偷懶、誹謗等)來抵抗權力。它為人類學家提供了觀察和分析權力關係的新視角。 4. **Frantz Fanon, _Black Skin, White Masks_**:法農的這本書結合了精神分析、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深刻剖析了殖民主義對黑人身心和自我認同的影響。儘管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人類學家,但這本書對後殖民研究、批判種族理論和身分認同的探討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份書單從人類學的核心方法論(馬林諾夫斯基、格爾茨)到重要的理論轉向(莫斯、李維-史特勞斯、施奈德、布迪厄、斯特拉瑟恩),再到經典的民族誌(艾文斯-普里查德)和跨學科的重要作品(斯科特、法農),涵蓋了人類學發展的關鍵階段和重要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