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bationer︱成為實習生而不是智者 以初學者心態、競競業業、充滿希望的練習斯多葛哲學 # Probationer 在《Roman Stoicism》寫到,帕奈提烏斯(Panaetius)為了更好的傳播斯多葛哲學,對思想做了點修正。其中提到 "probationer" 的概念。 傳統斯多葛哲學的目標,是在為「智者」,一個符合所有要求的完美聖人;但在漫長的實踐中發現,這樣祟高的目標,反而造成壓力和逃避。聖光太過耀眼,反而讓人遠離。 所以他建議成為 probationer,一個經過訓練、正不斷實踐的「實習生」的形象,更讓人靠近,也比較沒有壓力、容易達到。 ## 我的想法 我喜歡這種更腳踏實地的想法。 進步不是你達到了幾次要求、離完美有多少的距離、做了多少有用的事,而是你對 probationer 這個身份的認同,與為此做的努力。 # 從文明對比實習生 社會進化論的終極「文明」標準是一種基於成就和結果的進步觀,它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一個預設的、線性的、最終的目標——即「文明」狀態。這與過程導向的「實習生」哲學截然不同。 如果說「實習生」哲學告訴你,成為更好的自己是一個不斷練習的旅程,那麼社會進化論則會告訴你,只有當你達到了終點,擁有了「文明」社會的所有特徵,你的旅程才算是成功。這種思維忽視了不同文化的獨特性,並將其強行放入一個單一的進化階梯中,這也正是現代人類學批判其過於**傲慢**和**片面**的原因。 # 發表歷程 #文章草稿 |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a_g_chen/post/DOZ9P9Gkp-h?xmt=AQF0R_-6ndfb-RpBTj1QfgNlQLmQdt8C1LGlT9VkCViLXg | | -------- | ----------------------------------------------------------------------------------------------------- | | Facebook | | | Blogspot | | | 方格子 | | | Medium | | | Youtube | https://youtu.be/W2w-UTDVM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