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不熄我的,將讓我更加旺盛
- 美德是種傾向,不是行為本身。
- 美德是與自然一致的傾向,這是適當張力的表現、是靈魂火焰閃耀的證明。
- 當生活一致時,火焰平靜而滿足地燃燒;當矛盾時,火焰就像熄滅前的掙扎、扭曲。
- 改變心態,一切將成為美德的試煉場;那吹不熄我的,將讓我燒的更加旺盛。
# 摘錄
- 火焰帶有創造力,因火而生、因火而死,生生死死都在火焰、都因火焰;這一點其實我還是沒有完全理解。
- 人的精神是「火」,這是芝諾說的,很有趣。
- 張力就是火的閃耀。
# 改寫
# 你的心不是玻璃,而是火焰
每個人內心都有和鋼鐵俠一樣的融爐,以美德啟動、燃燒萬物
生活的壓力、突如其來的變故、他人的一句批評,就像一顆顆飛來的石頭,輕易地就在我們內心砸出一道道裂痕。我們努力維持「正面思考」,卻發現自己脆弱得像塊玻璃,稍有不慎就瀕臨破碎。
但如果我們從根本上就搞錯了呢?
>如果你的內心生來就不是脆弱的玻璃,
>而是一團能夠吞噬萬物的火焰呢?
斯多葛學派認為:宇宙中驅動一切的神聖力量,本質上是一團「創造之火」(πῦρ τεχνικόν)。而我們每個人的理性,正是這團神聖火焰的分靈。
我們都聽過「成長心態」,但斯多葛學派的「火焰」比喻提供了一個更根本的視角;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能成長,而在於我們是否意識到:
>所有的「問題」都是燃料。
---
## 世界萬物,皆為薪柴
斯多葛學派最實用、也最誤解為冷漠的教導,在於它對外在事物的看法:
>財富、健康、名聲、苦難、疾病、損失……所有這些我們拼命追求或極力避免的境遇,其本身既非善也非惡。它們都屬於「無關緊要之事」(_indifferentia_)。
它們的唯一價值,就是作為「意志的材料」(_Material for the will_)——正如比喻中的「薪柴」,為你內在的美德之火提供燃燒的素材。
- 財富與成功? 那是上等的木柴。它不能直接定義你,但它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讓你實踐「正義 ( 公平的分配」、「節制 ( 克服與分配慾望 )」、「智慧 ( 更有效率的追求知識 )」的火焰。
- 痛苦與失敗? 那是又濕又重的木柴。它燃燒起來很費力,但它點燃的,卻是「忍耐」、「勇氣」與「內心堅韌」這些最熾熱、最明亮的火焰 —— 那是尼采最渴望的「痛苦後的升華」。
>沒有無用的薪柴,只有不懂得如何燃燒的靈魂。
---
## 建立你的「心理融爐」
那麼,如何將這個古老的比喻變成你的日常工具?
你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心理融爐」,一個簡單的兩步思考法:
1. 標記薪柴: 當你遇到任何外在事件(無論好壞),第一時間在心裡為它貼上標籤:「這就是一塊木頭、拿來燒的木頭。」這個動作能瞬間將你從情緒反應中抽離出來,讓你重獲主導權。
2. 選擇火焰: 接著,有意識地問自己:「我可以用這塊薪柴,來點燃哪一種美德的火焰?」
下次當你的老闆否決了你精心準備的提案,試著不要想:「我的努力白費了。」而是啟動你的心理融爐:
1. 標記薪柴: 「OK,這是一塊『被拒絕』的薪柴。」
2. 選擇火焰: 「我可以用它來燃燒出哪種美德?是鍛鍊我更有耐心地溝通,還是磨練我從失敗中快速學習的智慧?」
你看,這個提案的失敗,從一個打擊你信心的事件,變成了一個讓你實踐理性的最佳素材。你不再是被動的受害者,而是主動運用燃料的火焰大師。
---
## 讓火焰指引你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斯多葛哲學提醒我們,外在環境無論順逆,都無法定義我們;
>真正定義我們的,是我們選擇如何「燃燒」這些經歷。
# 發表歷程
#文章草稿
| 平台 | 網址 |
| -------- | ------------------------------------------------------------------------------------------------ |
| Facebook | |
| Blogspot | |
| 方格子 | |
| Medium | https://medium.com/dictionary-of-stoic-philosophy/your-heart-is-not-glass-but-flame-7db2376f7561 |
| Threads | |
| Youtube | |
| Spotify | |